"住交会给中国地产人过大年的感觉。"潘石屹对住交会的这句评语流传甚广。而他本人,则更是住交会的忠实拥趸,除了连续四年的住交会外,没有参加过任何房地产展会。今年,潘石屹仍将带领SOHO中国参加即将在12月份举行的住交会。
CBD传奇小户型风暴 运河岸上的院子 莱镇香格里 金都杭城
去年,CIHAF中国住交会经过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商务房地产第一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地产节"。2004年底在上海住交会上,潘石屹成为与会人士争相合影的对象,除了参展的项目外,他带去的新书《杂碎》两天销售了7.1万元。
近日,潘石屹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对住交会搭建的资源平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对住交会的成功举办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希望。
资源平台趋向成熟
中国房地产报:住交会经过六年发展已经成为最知名的地产展会,您对它总体评价如何?
潘石屹:住交会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规模大,这几年非常成功,已经越办越好了。 住交会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影响很大,每次都能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并且能够所有 相关行业的人们都聚集起来,也让他们能各取所需。
中国房地产报:住交会聚集了行业的各类资源,去年大会就云集了国内外200多家机构,您 怎么看待住交会在资源对接上所起的作用?
潘石屹:住交会就应该是搭一个平台,让各个机构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材料商、房地产开 发商、地方政府、银行、媒体等都各取所需。有的人有演讲的欲望就给他演讲的机 会,小开发商希望向大开发商取经也可以。住交会不用照顾好每个人,让他们自己 照顾自己。住交会应该是个自由市场,从去年发展方向看它的路子走对了,把所有 人都吸引到现场就达到目的了。
中国房地产报:您觉得住交会能够成功举办的关键在哪里?
潘石屹:住交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特性促成了住交会的成功。这个展会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都很强,知道住交会就是给大家搭个平台,为他们服务的。如果缺乏服务意识了,住交会肯定做不好。
中国房地产报:今年的住交会也即将举办,SOHO中国还会继续关注并参与吗?
潘石屹:我们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今年还会参与,SOHO中国是与住交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年来,我们除参加住交会外,其他类似的房展会都不再参加了。
中国房地产报:对今年在一系列宏观调控背景下举办的住交会您有什么期待?
潘石屹:越是宏观调控政策多,这个行业的人越是需要聚一聚,可以互相壮胆,打听消息。前几天看电影《帝企鹅日记》,成千上万企鹅遇到了越大的风暴他们越紧紧抱团在一起。房地产商和整个行业也一样,我们需要出去了解外面的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奖项与论坛局部改进
中国房地产报:您对今年住交会的前期筹备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潘石屹:我认为,主办方应该在住交会开始之前到各个城市路演,可以组织一些业内的知名人士一起帮助路演,争取去越多城市路演越好。现在开发商做销售,卖房子都需要做路演,住交会这么大规模的展会更应该做路演扩大规模和影响,把更多的媒体,政府、建材商、开发商等各个机构力量都吸引到一起来。
中国房地产报:住交会奖项设置种类多,全面,您觉得奖项设置方面是否需要改进? 潘石屹:因为是全国性的展会,常规性的奖项还是应该评,但一定要有最经典、最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奖项,这样才能抓住品牌,打出影响力。加上各种展会和媒体都在颁奖,更要避免奖项过多过杂、过滥,因为大家更看重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奖项。
此外,住交会也需要新面孔的出现,所以我本人,冯仑、任志强等人应该不要再去领奖了,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评审委员会,帮助评选出其他奖项。老是我们去领奖,大家也看烦了。
中国房地产报:论坛也是住交会一项重要的活动,您觉得论坛还有怎样的提升空间?
潘石屹:住交会的论坛一直没有办好。办好论坛的关键是人,他们的演讲时间不能太长,演讲的人也绝对不可以做广告,这样对住交会的品牌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此外,可以找一些更好的场所做论坛,上海有很好场所或饭店,如国际会议中心,住交会只要负责请到人就行,组织工作可以让别的公司去做,尽量让大家都不要离开会场。这方面可以借鉴博鳌房地产论坛的经验。我希望住交会的论坛可以办得更好。
中国房地产报:有什么值得推荐的论坛主题吗?
潘石屹:12月份住交会举办的时候一定有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把人聚齐了,大家希望讨论什么就讨论什么,不要限定主题,到时候肯定不缺话题。
中国房地产报:您怎么看住交会扩大视野,并开始走向亚洲的发展前景?
潘石屹:墙外开花墙里香,住交会主要还是做国内生意。,参加的也还是中国人为主。中国的市场依然是最重要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