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是建筑之乡,建筑业是其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特色产业。“十二五”以来,海门市建筑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率达到27%,2017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1729亿元。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建筑企业345家,列全省县市第一,其中特级资质企业4家、总产值超亿元企业78家、超15亿元企业16家。
近年来,随着新常态下建筑业加快变革,海门市敏锐把握新趋势,坚持以建筑产业化为抓手,全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向产业现代化迈进。2015年以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成品房建筑“三位一体”产业化发展模式,获批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成功申报全国第一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德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
坚持政府引导 统筹加以推进
海门市先后成立了市级层面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导小组、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家委员会,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建筑产业化。研究出台了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10条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方案》,高起点编制了《海门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海门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同时,创新政策措施扶持发展。在用地上,将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住宅、绿色建筑及被动式建筑指标列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方案;在资金上,在省级财政奖励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再配套500万元用于支持装配式、被动式项目建设和技术研发推广;在制度创新上,积极推进招投标制度改革,深化生产资质、部品部件备案等制度探索,加强企业主体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了装配式建筑全程推进、全程监管新模式。此外,还出台了《海门市购买全装修商品住房补贴实施细则》,制定了装配式建筑补贴、墙改基金、水泥散装基金即征即退政策及全装修商品住房补贴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