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是我国建材行业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我国发布了第一批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和第一批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企业产品。这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我国启动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以来,共有32家企业45个产品获得首批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标志着我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是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的有关要求。2014年、2105年,两部委先后出台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了推广和应用绿色建材的总体要求、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等。
一是建立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管理机制。绿色建材标识等级依据技术要求和评价结果,由低至高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两部委负责三星级绿色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管理工作。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工作。两部委联合成立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承担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日常事务运转工作,受理三星级评价机构的备案申请。办公室依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办公。
二是明确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重点工作内容。两部委对评价标识的范围、原则和标准、评价程序和方法等做出了严格规定。申请从事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经所在地省级部门向两部委备案;申请从事各地一、二星际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的机构,向当地省级部门备案。建材生产企业可自愿申请参加评价,评价标识在全国通用。评价机构依据技术导则对申请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包括资源能源消耗、碳排放等环境影响、以及性能、安全、便利、可循环等指标。两部委还建立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信息管理系统,为通过评价的绿色建材产品打上电子信息标签,实现绿色建材产品生产应用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开展了首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为确保评价质量,积累评价工作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两部委针对京津冀地区,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试点,进行了绿色建材评价工作。共有97家建材生产企业提出了评价申请,北京冀东海强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等25家预拌混凝土企业的38个产品,美巢集团股份公司、北京敬业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砂浆有限公司等7家预拌砂浆企业的7个产品,共45个建材产品成为第一批获得绿色建材三星级评价标识。
据记者了解,我国首批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发布的同时,两部委还召开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领导出席,并再次强调了推广绿色建材的重要意义。
两部委领导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建筑业、住宅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国是全球建材生产和消费大国,2015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在工业中的占比已达7.3%,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建筑业发展需要,也为其他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
但长期以来,建材产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难以满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差距较大,而发展绿色建材恰恰可以改变行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走绿色发展之路。
这是因为,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建材的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积极推广应用绿色新型建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明确要求推广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广绿色建材。
专家解释,为什么推广和应用绿色建材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为我国现有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建设长期过度依赖水泥、钢材、平板玻璃等高耗能建筑材料,普遍使用低标号混凝土、低强度钢材,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能效低。发展绿色建材,逐步调整建材的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生产、运输、存储、使用、废弃和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