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订阅住宅产业  
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模式大有可为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7/8/29 10:58:39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近年来,“互联网+”模式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政府部门也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物权法》颁布以来,人们的产权意识进一步加强,各地不动产登记部门人满为患。一方面,老百姓因多次到场、等候时限太长而怨声载道;另一方面,登记部门因业务量暴增、内部流程繁琐而叫苦不迭。为了解决以上矛盾,“互联网+”作为新型技术抓手,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变革作用。

“互联网+”模式登场

当前不动产登记的基本流程是:客户上门申请,启动登记程序;登记部门对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及提交的各种证明材料进行核对后作出登记,记入登记簿;客户再次上门领取登记结果凭证。

在登记手段上,登记部门通过计算机实现了信息存储和调阅查询等基本功能,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设计仍采用相对传统的C/S结构。为便于实施增量房销售网上联机备案、存量房的网上签约等工作,很多地方推出部分B/S结构系统——“互联网+”的初级应用。这些系统虽然实现了信息标识的简单要求或部分信息的预先采集,但通过其提交的申请信息并未真正进入登记机构的业务办理系统。

而“互联网+”模式让客户申请登记只需一次登门即可办结成为可能。这一系统可将大量资料录入、查核对比过程前移至网络并在线上完成,直到最后才需客户亲自登门。但实现此模式的变革除了重置流程之外,更需要转变观念。登记人员的工作主要是验明申请人的身份和核实申请人提交的资料。“互联网+”模式则是在没有见到实体资料和客户本人之前,完成审核的大部分工作并得出结论,这需要观念转变,前提是技术进步,使手续得以简化。

风险及优缺点兼具

“互联网+”模式也存在有一定风险。例如在网上申请阶段,难以通过技术手段确保申请人身份的真实性与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因此,登记人员应重点审核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若申请人提交的资料齐全,登记机构便通知其到现场申请,登记人员此时重点审核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并通过系统将申请资料与网上资料进行对比,进一步核对资料的真实性。若申请人的身份真实,其资料与网上资料一致且真实则可登记。

在“互联网+”模式中,登记机构网上审查与现场审查的内容、重点不同,可视为将以前纸质审查的工作分为两次,而并非增加工作量。此外,网上申请的审查不具有登记的法律属性,可视为现场申请的准备工作,因此,这种模式没有对外的法律风险,至于对内的追责可通过内部规范予以解决。笔者认为,相比传统模式,“互联网+”模式优势更加明显。首先,后者可实现7×24小时办件。申请人可随时在网上申请,登记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答复,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申请人一次性到场完成申请与登记。其次,后者做到了无纸化审批。各审核环节流动的信息只有少量图片和文字信息,过程中不必进行大量的图片文字转换工作,从而大大减轻工作量,避免各种纰漏。最后,“互联网+”模式节约了申请人的各种成本,便于登记机构的事务管理和改善服务质量。

要真正实现这一模式,还需要基础保障:一是以登记对象为核心构建信息系统,让登记对象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二是行政管理需高度信息化,做到线上沟通的有效性。业务系统需要掌握每个工作岗位的动态情况,以便于派件和与申请人沟通等。三是全面的信息共享,尤其是与税务、工商甚至公安部门的信息互通顺畅高效,并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密切配合。四是不断完善电脑、手机等终端的接入方式。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FS_住宅风情与名词_住宅产业页}
  住宅产业评论
·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招标通告河北省
·招标邀请书
·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施工图设计
·招标公告
·厦门公铁大桥项目公路桥主体施工监理招标公
·招标邀请书
·明年房地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精彩活动推荐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