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盖的房子的确不一般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1-9-22 9:27:30 文章来源: |
|
本报近日刊登了《建4002套房子好似“堆积木”》,报道了龙华保障性住房采用“PC工业化技术”施工,部件工厂定做现场直接组装,一块外墙5分钟就可以安装完毕。文章见报后,引发了广大的读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住宅建筑能够这么快吗?PC外墙是否就是塑料板?如果来地震了,工业化住宅和传统住宅谁更能够抗震?PC工业化到底有什么技术含量?记者昨日再次来到龙华保障性住房施工现场,实地采访。
PC工业化技术在发达国家盛行
记者昨日上午搭乘施工电梯来到11楼,然后自己爬楼梯到了15楼,安装外墙正好在这个楼层。记者看到,不到5分钟,五六个工人就很快把这个12平方米、3.5吨重量的外墙“拴”在了螺丝上。
这么重的一块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垂直立在外面,什么力量能够保证它牢固呢?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块外墙的下面都有四个大螺丝“锁”着,而外墙内侧的中间部位则有两个钢制的长管,分别连接外墙和房子层板。记者了解到,这些都是临时辅助的,过几天就要拆除。而真正能够长期固定外墙的是专门量身定做的钢筋,安装外墙的时候,这些钢筋一块块裸露在外墙内侧,等安装到位后,工人将要把这些钢筋和墙体内的梁完全浇灌在一起,连接在一起,这样就能够受力了。
项目经理许炬文告诉记者,PC既不是塑料,和许多人了解的PCV管、PE管是毫不相干,PC是英语单词Precast Concrete的简称,就是预制混凝土。PC住宅在日本开始实验为19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钢产能的提高和其他建筑材料技术性能的提高、大型机械的广泛使用、劳动力成本的飞速提高和住宅需求的质量要求提高应运而生的。目前在欧洲、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比较多,而作为地震频发的日本,民用住宅采用PC工业化技术则占到60%以上的比例。
而记者了解到,万科一直在推动中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2007年10月,由中建三局一公司深圳公司在松山湖建的青群实验楼算是中国第一个完全工业化制作的“试水”,该建筑1500平方米,3层楼高。而之后由该公司承建的万科第五园第五期公寓楼,有13层,共15000个平方米,也是采用PC技术的样板。
一体式构件优势多多
项目经理张泽全告诉记者,传统的住宅是砌体,在框架中有许多填充材料,包括水泥砖、灰沙砖、加气砖等,时间日积月累,经过狂风暴雨,很容易造成墙体渗水。而龙华保障房项目所采用的外墙PC构件,是一体式的混凝土构件,墙体紧密不渗水。更绝的是,在加工厂内,窗户也通过一体化的制造工艺嵌在外墙构件上,窗户和墙体间没有缺口和缝隙,自然“不透水”。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的住宅小区,建设楼外墙一般采取两种模式,一是贴面砖,这个成本稍微高一点,但是需要工人手工贴,这个很费功夫,同时面砖也会经受不住狂风暴雨,易砸下来,有一定的风险;还有一种模式是做涂料,这个成本低,也安全,但是隔了几年之后,从外面看房子就好像陈旧了,需要几年刷一次涂料。
中建三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支部书记吴志涛向记者介绍,用PC构件装配,可省去抹灰等多道工艺程序。在传统的建筑工艺中,毛坯外墙表面平整不一,还要经过抹灰等多道程序,才能上料粉刷。而PC外墙在生产出来后,表面非常光滑,不用抹灰就可以直接涂料粉刷。此外,采用了组合大钢模技术后,墙柱浇筑混凝土就可以节省大量木模,真正做到了节省材料、低碳环保。
PC工业化技术成本比传统工艺要高
记者了解到,在龙华扩展区4002套保障性住房,实施PC工业化技术的是外墙、走道板、楼梯,并不是建筑中所有的都采用了PC技术。PC技术在整个住宅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40%。
项目经理许炬文告诉记者,其实与传统工艺相比,PC工业化技术从目前的成本来说要比传统工艺每平方米要高400元左右,之所以还没有完全采用PC技术,一是因为目前整个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此外,目前国家建筑行业有外墙、走道板、楼梯的建筑标准,但是对于楼板、梁、柱的PC技术标准还没有出台。
在现场记者看到,每一个安装的外墙都是用货柜车从广州走高速托运到深圳来,而每一个货柜车则只能够拉8块外墙,每天都要安装50多块,而这来往的车辆每天的运输费加起来也不少啊。项目经理许炬文告诉记者,如果产业链形成了,就在深圳龙华附近有类似的构件厂,那成本就会节省很多了。目前PC工业化技术成本比传统工艺高,但是如果随着相关产业的形成,情况也会颠倒过来。
项目经理张泽全告诉记者,除了外墙、走道板、楼梯采用PC工业化技术之外,真正建筑本身受力的地基、梁、柱等都是采用传统工艺,因此不存在大家疑虑的建筑采用新技术之后本身是否足够结实牢固这个说法。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