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住宅产业 | 资质认定 部品认定 康居认定 | 华宅服务 | 展示 | 住宅部品 |论文 | 选型答疑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华居住宅 > 住宅产业 > 住宅新潮 > 正文
产业化“拼装”公租房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4-12-11 11:13:41  文章来源:
热点:
住宅产业

  本报记者 赵申 产业化拼装的板式住宅,将“电子芯引路,搭积木式盖房”的概念变为现实。11月21日上午,随着塔吊缓缓吊装好9号楼最后一块顶板,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物流B东地块、北京首个产业化公租房项目完成整体封顶。该工程所有住宅楼的建筑模式都摒弃了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模式,均以成型构件在现场进行拼装为主要建筑模式,是北京市首个住宅产业化超六成的工程项目。
  目前我国的住宅产业化率不足10%,而马驹桥公租房超6成的产业化率使该工程备受关注。“项目60%的住宅产业化率让我倍感骄傲。住宅产业化具有绿色环保、提高质量和节省人工的优势,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北京建工集团六建集团(简称北京六建)总经理潘朝辉说。
  “积木”搭楼
  所谓产业化拼装是预先在工厂按照标准将墙体、楼梯、顶板等构件预制后,运到工地进行现场拼装,实现“搭积木一样造房子”。2012年,北京市提出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政策,其中明确到2015年,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的住宅预计将达当年新开工面积的30%。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为了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刺激企业推广住宅产业化的积极性,马驹桥项目正是响应政府政策采用的产业化建造方式。”马驹桥项目经理杨志说。
  据介绍,马驹桥项目是目前全市在建最大采用预制构件结构的绿色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楼体均为地上16层、地下2层,可提供3004套公租房。
  该工程于2013年7月正式开工,如今即将完成全部10栋楼的结构封顶,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建设诀窍何在?杨志介绍说,叠合板、楼梯、空调板、阳台板和部分内外墙,约60%的零部件实现了产业化预制。“这就是说,外墙、阳台板、空调板都在工厂中做完,到现场直接组装成一套套房子。而且,构建都预埋了芯片,在建设、使用过程中随时可以追溯其源头。”
  杨志说:“在住宅产业化中,构件非常关键。构件进场后随车携带构件合格证,施工现场设专业质检员对每个构件逐一检查,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表。”杨志指出,工地现场就好比一个大型积木堆放场,一边是整齐的预制楼梯,另一边摞放着墙板、叠合板。建筑工人只要用扫描设备对准预制构件,设备屏幕上便会立刻显示出保温墙或阳台板的产品编号,同时显示出其所应安装的楼栋号和具体安装位置。
  BIM助力
  显然,产业化拼装并不像搭积木那样简单,其背后复杂的工序和巨大的工程计算量非寻常工具所能驾驭。“运用BIM技术解决住宅产业化节点和专业问题,进行样板间策划和过程控制。”在北京六建副总工程师张红看来,只有BIM技术才能担此大任。
  住宅产业化率较高,施工过程遇到的难点就多,施工技术需要的创新就多。张红介绍说,主要有预制构件种类繁多定位难、预制构件及材料码放布置难、预制构件灌浆保证质量难、预制墙体连接件焊接质量控制难、装配式结构外防护架搭设新、预制构件吊装钢梁应用新、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定型模板技术新、塔吊锚固方式新等。
  为了有效应对马驹桥项目的难点和挑战,北京六建决定引入BIM技术解决住宅产业化的新问题,在物资进场的构件型号与数量控制,施工现场物资的布置分配码放,构件与构件、构件与现浇部分的安装工艺控制,对住宅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
  “我们在施工组织、分包管理等方面均应用了BIM技术,进行了基础建模、深化设计、碰撞检测、综合算量、4D模拟 、样板间规划等工作中, 通过BIM技术管理构件进场、堆放和搬运,分离每步骤的模型并加以组合,实现模型反应构件不同阶段的安装过程。”张红提到,由于劳务队伍对住宅产业化了解不够、技术水平不足,对构件拼装顺序和三维空间坐标准确性操作有难度。“我们借用BIM技术,模拟施工做法,采用三维演示,对劳务人员实施住宅产业化项目技术交底,通过把数据录入BIM模型,还原实际构件条件,指导工人安装。”
  细节攻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有了好的方法并不代表工程一定能顺利推进。“对于住宅产业化,我们还处于摸索创新阶段,在施工中精心策划、精心施工,发挥迎难而上的精神,克服了多种不利因素,顺利推进了马驹桥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潘朝辉说。
  回顾施工过程,让杨志印象最深刻的是外墙转角的施工。“工程中所使用的预制构件都是以一字形构件形式制作,所以在外墙转角处、内墙连接处均需要现浇工艺进行完善。内墙的‘T’字现浇带、‘一’字现浇带在工长们看来,虽然预留的操作面小了很多,但还是可以很好地完成,然而外墙的‘L’形现浇带却比内墙的现浇带施工难度翻了几倍。主要原因在于,外墙转角的阳角需要在现浇的基础上将PCF板做到墙体上,这就意味着保温板承担起了外墙外侧模板的作用,由于构件配套的PCF板可承受作用力极其有限,所以施工最初出现过在现浇时保温板破裂、移位的现象,于是,工长们集思广益,自行加工‘L’形角钢外框架,利用木方子等方法对PCF板进行圈固,从而满足了施工要求。”

【责任编辑:】
发送给好友】【打印】·【顶部】【关闭窗口
 
 
 住宅风情与名词

·中建史名词解释(四)
·菜单式全装修如何控制材料价格与
·建筑节能有哪些措施和技术
·分体式空调与户式中央空调的比较
·印度民居
·越南,5个城市的5种表情
·深入了解整体厨房
·中建史名词解释(一)
·什么是住宅产业化和住宅产业现代
·中建史名词解释(三) 
·什么是商品住宅性能认定?
·中国重建天安门系列细节大揭秘
·中国住宅产业化
·建 筑 节 能
·中国的康居工程
·住宅自动化
·城市超高层建筑
·城市住宅环境与设计
·中建史名词解释(二)
·IC卡智能表具
·住宅的科技贡献率
·住宅的科技贡献率
·住宅的能耗
·住宅建设的工厂化、标准化、模数
·四新技术
·智能住宅小区
·智能住宅小区宽带网的作用
·什么是菜单式全装修?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有哪些内容
·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的申报程序和运

更多友情链接
华宅简介 | About华宅| 业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English | 会员注册 | 内容指正 | 客服中心
© 2007-2008 华居住宅网时代版本7.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