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十面 “霾浮”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14-2-24 13:57:16 文章来源: |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近些年还有一个出现频率也较高的词汇“雾霾 ”。南京市气象台近日发布的2013年气候分析显示,南京2013年雾霾天数竟高达242天!其实不仅仅是南京,中国受到雾霾影响的城市还有很多,这些城市常常遭遇“暗然失色”的天空,雾霾对憧憬美丽中国的人们来说,不啻于当头棒喝。
让我们先认识一下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每一项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霾一般呈乳白色,它使物体的颜色减弱,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而黑暗物体微带蓝色。组成霾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当大气凝结核由于各种原因长大时也能形成霾。在这种情况下水汽进一步凝结可能使霾演变成轻雾、雾和云。霾主要由气溶胶组成,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近些年,雾霾天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主要有4个灰霾严重的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雾霾天气笼罩了大半个中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带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看不清你”的悲哀,人们更深刻地体验到“同呼吸、共命运”的悲壮。雾霾天气,成为所有人都无可回避的难题。
人们急于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想到的就是机动车,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增加24倍,排放总量增加12倍,汽车尾气的危害无疑是大气污染的因素之一。其次,工业污染也是灰霾形成原因之一,过去十年,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环境迅速恶化的十年。究其原因,在于环保制度建设落后和环境执法不严。再次,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根据我国垃圾成分的具体特点,焚烧会造成空气严重的二次污染。
在笔者看来,造成如此高浓度、大面积的雾霾天气,除了上述的因素,建筑的“贡献率”也不能忽视。因为建筑是当今城市环境中体量最大、数量最多,足以在大面积的覆盖中形成小气候,影响城市空气的流动与温度变化,成为左右城市环境不可忽视的因素。
近年来的城市建设,在改变着城市空间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着城市周边的大气环流,形成逆自然化的城市环境。我国各地“城市病”的集中爆发和蔓延,特别是近年来持续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为我国传统的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
首先,过度的城市建设带来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激增。经过30多年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镇化,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50%。表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城镇化最大受益行业,是建筑地产。建设离不开土木基建,山川、森林、湿地、河流、湖泊甚至耕地,被高楼大厦、学校厂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代替。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热岛效应、雾霾天气、交通拥堵等各种“城市病”也随之集中爆发和蔓延。雾霾中的有毒成分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绿色植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事实证明,树木和绿地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空气的质量。另外,树木和绿地在各种植物中减尘作用也最为明显,不仅树冠上的叶面系统具有吸附尘埃的作用,树冠形成的地面覆盖同样具有阻滞空气尘埃的作用。这些空气滤清器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受到致命的毁坏,造成缺树少绿的城市面貌。
其次,城市高低错落的高楼大厦形成屏障,阻挡和摩擦作用使地面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使城市的风速明显低于郊区,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这种情况被称之为静风现象。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直接造成外来风裹挟的各种污染物在城市集聚沉降,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城市静风地带,形成雾霾天气。
再者,建设工程中的建筑垃圾也对大气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施工中“剩余混凝土”,根据北京市有关统计为总混凝土量的0.8%。北京市每年约用200万/m3,就有1.6万/m3混凝土浪费。相伴的废水也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废建筑玻璃纤维、陶瓷废渣、金属、石棉、石膏,装饰装修中的塑料、化纤边料等,都需要再生利用。
最后,急速的城市化,形成城市逆温现象。钢筋水泥是现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固然很坚固,但是保温差,因蓄热性不好,遇冬则冷,遇夏则热,这些用钢筋、水泥、混凝土建起的建筑物,加上越修越宽的城市道路,形成“水泥从林”“热岛城市”。正常情况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城市中的热力可以上升,将污染物散去。由于城市不断地被硬质化,彻底改变了城市地面原有的保温性。冬季地面温度无法保存,形成与高空温度相当的空气层,导致城市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无法与高空冷空气之间形成环流,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大气自净能力衰减,形成雾霾。
总之,城市中过量的建筑堆积形成的静风现象,使城市失去了水平驱散能力。逆温层的形成,破坏了城市热空气上升的环流通道。灰霾散不出,排不净,城市成了一个人为的封闭空间。加之城市中大量裸露的建筑工地,不管是干粉材料还是无遮拦的建筑主体,都会催生出大量浮尘。如果说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等是造成城市雾霾天气的因素,过量的建筑堆积物则构成了城市雾霾的大环境,污染源是可以治理的,但大环境的质变则是灾难性的。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雾霾下的城市,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城市曾有过的情景并无二致,如“伦敦的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我们不妨虚心求教,汲取教训,避免我们粗犷式的城市化,扫清雾霾,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基本色调和核心元素,只有绿化才能美化,只有山清才能水秀,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图景。
|
【责任编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