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能源危机也在加剧,能源短缺不容忽视。当今,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持续高速发展。但是毋庸讳言,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及能源的恶性消耗,是以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亿-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的总和。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已居耗能首位,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30%以上,甚至更高。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中国建筑业在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将承载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建筑节能必将成为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最重要的方面。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节能、利用太阳能等节能途径实施建筑节能。
近年来,市建委始终坚持“低碳城建”理念,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多项工作居全省首位,获住建部建筑节能工作先进集体。自2010年起,我市新建民用建筑开始全面执行65%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100%,施工阶段99%以上。严格建筑节能全过程闭合管理,事前严把施工图审查关,对建筑节能审查不合格的不予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事中严格建筑节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监理单位建筑节能专篇和施工单位建筑节能具体实施方案,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管;事后,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强条要求,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自2010年至今,全市累计建成节能建筑1628余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5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粉尘2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