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道德古语有言,成大业者必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纵观历史长河,从一介草民终登帝王之位,成为一国之君,如汉高主刘邦、明太主朱元璋,他们能得天下乃是顺天下分久必合之势,“时势造英雄”之理,得了天时,是顺应了不能为人所左右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可为何芸芸众生之中能称英雄者乃此而非彼呢?就这问题,各大学术派别都曾经做过研究,试图透过其表象寻求最本质精髓的所在。风水学派亦不例外。具有集天文地理于一身,以自然事物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法则,广泛涉及自然环境学、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景观学、美学、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建筑学和道德学、理学等诸多理论的风水学,被风水学家运用,据史考证,方从看似偶然的现象中总结出暗藏着的必然的“玄机”——好风水。亦即地利。皇家称其为龙脉。龙脉生机勃发,王朝自会传承深远、盛世昌隆。于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们大都极其重视请资深风水大师观风水,寻尚佳的地形建都、建宅,觅址修百年后葬身之所。明十三陵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历史上也出现了些“短命”的朝代。统治者刚刚马背上取得天下,尚未江山坐稳,却施以暴政致使民不聊生,最终落得个王朝“夭折”的下场。究其成因,当在于失“人和”,不能“得民心”。只有“德者”,方能“得民心”,后自“得天下”。风水学对此也有研究,风水中的龙砂穴水向均讲有情与无情。有情即有德,无情即无德。好风水能蕴育人,然须有德者居之。德薄风水失,德厚风水聚。综归于,好风水只助有德人。
以古鉴今。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风险无处不在,但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可实现成功的机遇。在这开放的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人都在努力寻求有利自己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风水宝地”。然而,只有那些注重自身修为品性培养的人才能真正从“宝地”中获益。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编辑:王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