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空玻璃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
|
http://www.huajuzhuzhai.com/ 华居住宅 2007-11-9 9:43:44 文章来源: |
|
中空玻璃是在两片或多片玻璃中间,用注入干燥剂的铝框或胶条,将玻璃隔开,四周用胶接法密封,使中间腔体始终保持干燥气体,具有节能、隔音功能的玻璃制品。中空玻璃的节能性是通过构造中空玻璃的空间结构实现的,其干燥不对流的空气层可减少热的传导,从而有效降低其传热系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在中空玻璃发展的最初阶段,不论是熔接法还是焊接法制作的中空玻璃,与现在胶接法中空玻璃均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结构特征。熔接法和焊接法中空玻璃是将两片玻璃四周熔接或焊接密封后,向中空玻璃腔体内注入干燥气体,使之达到保温、隔音的性能。胶接法则具有特有的腔体空气干燥系统,正是有了这套干燥系统,才使得中空玻璃在结构和工艺上的改进成为可能。为了寻求节能性能的提高,又开发出了多层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和腔体里充入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等产品。
这些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的运用,使中空玻璃的重要性能指标――传热系数U值(或K值)被不断优化,传热系数U值从大于2.9W/m2K降低到小于1.9W/m2K,甚至更低可达到1.4W/m2K。
1. 国外中空玻璃行业发展简介
中空玻璃的生产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开始工业化生产并使用。由于它具有最突出的独特功能――节能,因而在北美、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得到了推广、生产和应用。真正的广泛应用源于1973年第一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的爆发,由于石油禁运,使西方发达国家能源使用极为紧缺,节能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对中空玻璃这一节能产品的使用和开发,各发达国家政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在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使产品的使用性能日益提高。
在国际市场美国是中空玻璃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高峰年耗用中空玻璃达8000万m2,当今美国中空玻璃应用普及率已高达83%。
目前,欧洲已有1600家中空玻璃制造企业,日平均产量65万m2,每年可生产中空玻璃约2.29亿m2,列世界中空玻璃生产、销售、应用之首。
2 .我国中空玻璃行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我国的中空玻璃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手工制作单道密封工艺。80年代初期,从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引进了中空玻璃生产设备,采用了机械加工双道密封工艺。1997年以前,我国采用机械生产中空玻璃的企业不足百家,目前,我国采用机械生产中空玻璃的企业达千余家,生产量也从1997年的350万m2,上升至2002年的2300万m2,2003年达到3000万m2以上。从目前的市场供需情况分析,在近一段时期内,中空玻璃市场仍将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2.1. 中空玻璃行业快速的原因
分析我国中空玻璃行业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
(1)政府对环境保护、节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等问题越来越重视,相应地制定了一批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如1995年修订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10月1日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1年建设部第27号《关于发布化学建材技术产品的公告》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节能意识,促进了我国中空玻璃行业的发展。
(2)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活跃、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国新建建筑面积大幅增加。近年来,全国城乡每年新增民用建筑(含住宅和公共建筑)面积15亿m2左右,其中,每年城市新增民用建筑7亿m2。因为新建建筑面积的增加,带动了中空玻璃产品使用量的快速上升。
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每年至少为8亿m2。另外,目前我国约有370亿m2的既有建筑,对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对中空玻璃的需求,我国中空玻璃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2.2. 中空玻璃使用率低
虽然我国中空玻璃生产量增加很快,但相对于我国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中空玻璃的使用率、普及率依然很低,新建建筑的中空玻璃使用率不足10%,既有建筑的中空玻璃使用率不足1%,民用建筑因门窗未使用节能产品而导致的能源浪费现象仍然相当严重。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1.53倍,全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t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就我国北方采暖地区而言,与同等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节能工作较为先进的国家比,每年因建筑能耗高而多消耗标准煤1800万t,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RBM,同时,造成的温室气体如CO2等多排放5200万t。节能工作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国民的节能意识,政府部门如何通过制定相应的技术法规进行引导和约束,以提高中空玻璃等节能产品的使用率。
2.3 .中空玻璃行业整体水平仍需提高
从中空玻璃的工艺技术水平上看,我国中空玻璃行业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众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我国目前有中空玻璃生产企业千余家,70%以上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利于行业的统一管理,同时在产品质量上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由于企业在工艺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产品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现象比较严重,更甚者,劣质中空玻璃仍在充斥市场。
(2)在中空玻璃原材料的选择上,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原材料的质量不稳定。如密封胶是中空玻璃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中空玻璃的节能效果、使用寿命,但质次价低的密封胶材料还在大量生产。
|
|
|
【责任编辑:】 |
| |
|
|
|